据《战国策·秦策五》的记载,濮阳出生的吕不韦在邯郸经商时,偶然间听闻秦国将王子异人送往赵国作为人质。他深受触动,回到家后向父亲请教:“父亲,您看我们耕田劳作,所得的利润能有多少倍?”父亲沉思后回答:“大约十倍左右吧。”吕不韦继续追问:“那若是经营珠宝玉石,利润又能有多少倍呢?”父亲答道:“珠宝玉石的利润,大约能有百倍之多。”
吕不韦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再次询问:“那如果我们能辅佐一位国君,帮助他成就大业,那其中的利益又该如何计算呢?”父亲感慨地说:“那将是无法估量的,它将泽被后世,绵延不绝。”
吕不韦听后,心中有了决断,他坚定地说:“如今我们即使努力耕作,也不过是求得温饱而已,难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如果我们能投身于辅佐国君的伟大事业中,那么我们的恩泽将会流传后世,为子孙后代带来无尽的福祉。因此,我决定去赵国追随并侍奉这位秦国王子异人。”
后来,“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熟知的成语“丰衣足食”,用来形容生活富裕,衣食无忧。这个成语也常被写作“衣丰食足”或“足食丰衣”,用以表达类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