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食不安
[qǐn shí bù ān]
点击听寝食不安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主谓
基本
连睡觉、吃饭都安静不下来。形容心被某事所牵缠而时时刻刻不得安宁。
比喻
比喻为事所困,心情烦躁,无法安心。
寝:睡觉。
食:吃饭。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
安:稳。
用法提示
含感叹意;可与“坐卧不宁”连用。
例  句
1. 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他寝食不安,整夜都无法入眠。
2. 自从女儿生病住院,妈妈寝食不安,时刻担心她的病情。
成语故事
苏秦以其三寸不烂之舌先后说服了燕、赵、韩、魏、齐诸王,最后来到了楚国。他对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强大的国家;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王。楚国西边有黔中、巫郡,东边有夏州、海阳,南边有洞庭、苍梧,北边有径塞、郇阳,土地纵横五千多里,武装部队一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存粮足够支用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啊。凭借着楚国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天下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如今您却想向西侍奉秦国,那么,天下就再没有哪个诸侯不向西面拜服在秦国的章台宫下了。秦国最大的忧患没有比得上楚国的,楚国强大,那么秦国就会弱小;秦国强大,那么楚国就会弱小。从这种情势判断,两国不能同时并存。所以,我劝大王策划,不如合纵相亲,来孤立秦国。如果大王不采纳合纵政策,秦国一定会出动两支军队,一支从武关出击,一支直下黔中,那么鄢郢的局势就动摇了。我听说在未发生动乱之前,就应该治理它,在祸患没有降临之前,就要采取行动。要等到祸患临头,再去忧虑它,那就来不及了。所以希望大王能早做仔细的打算。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建议,我能山东使各国向您奉献四时的礼物,接受你英明的指教,把国家委托给您,奉献宗庙请您保护,训练士兵,磨砺兵器,听任大王的指挥。大王果真能采纳我这不成熟的计策,那么,韩、魏、齐、燕、赵、卫等国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女子,一定会充满您的后宫。燕国、代地所产的骆驼、良马一定会充满您的畜圈。所以,合纵成功了,楚国就能称王。这二者,大王要处于哪一方的立场呢?所以敝国赵王派我来奉献这不成熟的策略,奉上详明的公约,全靠大王晓喻众人了。”楚威王说:“ 我国西边和秦国接壤,秦国有夺取巴、蜀并吞汉中的野心。秦,是虎狼一样凶恶的国家,是不可以亲近的。韩、魏经常遭受秦国侵害的威胁,不可以和他们做深人的策划。假如和他们深人地策划,恐怕有叛逆的人泄露给秦国,以致计划还没施行,而国家就面临危险了。我自己估计,拿楚国对抗秦国,不一定取得胜利;在朝廷内和群臣谋划,他们又不可信赖。我躺在床上睡不安稳,吃东西也感觉不到香甜,心神恍恍惚惚,好像挂在空中的旗子,始终没有个着落。您打算使天下统一,团结诸侯,使处于危境的国家保存下来,我愿意恭恭敬敬地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于是,六国合纵成功,同心协力了。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寝不安席
坐立不安
坐卧不宁
心神不定
如坐针毡
心烦意乱
反义词
泰然自若
高枕无忧
无忧无虑
心安理得
同义异形
词组
寝馈难安
寝食俱废
出  处
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
引  证
1.
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现代·王庆菽、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
2.
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3.
为这件事,倒扯乱得晁大舍寝食不安,几乎要害出了单思病来。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
4.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忘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
5.
(慈禧)到下午五点便绝了气……清宫既忙且乱,而袁世凯更是寝食不安,魂不附体。 现代·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四回
6.
今二方已平,拓地万里,唯有小羌未定。公寝食不安,何可轻豫其议。 唐·李大师、李延寿等·《南史·徐羡之传》
7.
虽目前暂令夏贵管护,然其使人商度远计,寝食不安,终不若疾趋其所,处分诸事。 宋·周密·《癸辛杂识·襄阳始末》
8.
南边时事,目下实在不好,这真令人寝食不安。 清·魏秀仁·《花月痕》·四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