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yí huā jiē mù]
点击听移花接木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把一种枝条嫁接在另一种树木上,把一种花卉从异地移植过来。
比喻
比喻使用手段,暗中更换人或事物。
移:挪动。
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接:连成一体。
木:树类植物的通称。
例  句
1. 你这篇文章显然是将别人的文章移花接木,改头换面而成。
2. 魔术师往往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段进行表演。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战国时,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想找个办法不让他没有后代。他给楚王献上过好几个女子,她们连一个也没生养过。急得春申君无计可施,只能叹气出神。他这件心事被一个从赵国来的为此。李园想把他妹妹献给楚王,又怕她不能生养,白费心机。名叫李园的门客看透了,他还得费点脑筋。 他向春申君告假,说是要回老家去一趟,到了日子一定回来。春申君答应了。李园到了赵国以后,故意误了限期才回楚国去。春申君问他,为什么在家里住了这么些日子。李园嘟着嘴,翻着白眼说:“都是受了我妹妹嫣嫣的累!因为嫣嫣长得有几分姿色,连齐国人都知道了。没想到齐国还真派人来求婚,我只好招待他几天。”春申君一想:“赵国的女子,连齐国也全知道,一定是个天下无双的!”春申君禁不住问道:“你答应齐人了吗?”李园说:“还没呢。”“那么,能不能叫我见见面?”李园连连点头,说:“我在您门下,我妹妹就是您的丫头,这还用说吗?”李园把妹妹送给了春申君。不到三个月,嫣嫣有了身孕。兄妹两个一商量,就想“移花接木”,来夺取楚国的大权。 有一天晚上,圆圆的月亮照得屋子直发亮,春申君指着天上的月亮对嫣嫣说:“你瞧,月亮也像咱们一样,又圆满又快乐。”嫣嫣叹了口气,说:“我也想咱们两个人能够天长地久,永远团圆。可是咱们大王还没有儿子,千秋百岁之后,王位就得传给他的兄弟。您做了二十多年相国,一向得到大王的重用;将来的新王未必还能够这么重用您。”春申君没有说话。嫣嫣接着说:“不能再做相国,倒也没有什么。我知道您在这几十年当中,难免有得罪人的地方。万一您得罪过的人当上了君王,您还想有好日子吗?”春申君听了媽媽的这番话一下子就坐了起来,着急地说:“这倒是真的!怎么办呢?”一阵微风吹过来,有些透着凉意。嫣嫣给春申君披上一件上衣说:“办法倒是有,不仅能够躲过祸患,还能福上加福。只是我说不出口来。说出来怪难为情的。”春申君催促说:“你为我着想,有什么不好说的呢?我一定听你的。”嫣嫣抬起头来,咬着他的耳朵,说:“我已经有喜了,连您还不知道呢。您如果把我献给大王,大王一定会宠我。如果天从人愿,养个儿子,他可就是楚国的太子,也就是您的亲骨肉。将来您的亲骨肉当了楚王,您还怕什么呢?您觉得这个‘移花接木’的方法好不好?”春申君眉开眼笑地说:“天下竟有像你这么聪颖的女子!”春申君就替楚考烈王做媒,把李园的妹妹嫣嫣送到后宫。到了生产的时候,嫣嫣不光替老年的楚王养了个儿子,而且还是个双胞儿。楚王就立嫣嫣为王后,长子为太子,李园为国舅,跟春申君共同管理朝政。 李园虽然得了势,可是对春申君却特别恭敬。只要能叫春申君高兴的事,他都愿意去做,心甘情愿地去做。 迁都以后第三年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五年(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了。春申君静静地等待着,他那“亲骨肉”眼看就要即位了。到那时候他就是太上皇了。忽然有一天,他的门客朱英来见他,对他说:“天下有意想不到的福气,有意想不到的灾祸,还有意想不到的人。您知道吗?”春申君说:“你别打哑谜了直接说吧。”朱英说:“您做了二十多年相国,富贵无双。如今大王得了重病,没见好转。一旦小王即位,您就是伊尹、周公。这就是意想不到的福气。可是那位国舅李园表面上对您恭敬,背地里却养着武士。为了他妹妹的事,他怎么能放过您呢?只要大王一死,他一定会先来对付您。这就是意想不到的灾祸。”春申君笑着说:“他哪敢?——还有意想不到的人呢?”朱英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我帮您去对付李园,免得您落在他手里。我就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春申君说:“李园这么殷勤地伺候着我,怎么能陷害我呢?你别诬陷人!”朱英微微一笑,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原来您也是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哪!” 朱英劝不了春申君,就跑到其他国家隐居起来了。 朱英走之后,十几天,楚考烈王死了。李园叫人去报告春申君。春申君赶到宫里,就被李园的武士们团团围住,嚷嚷着说:“奉王后密令:黄歇谋反,理应处死!”春申君就这样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灾祸,满门抄斩。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偷梁换柱
偷天换日
批红判白
偷龙转凤
暗渡陈仓
暗度陈仓
移宫换羽
反义词
按部就班
同义异形
词组
接木移花
移花换柳
出  处
接果移花看补篙,腰镰手斧不妨持。
宋·苏轼·《苏东坡集·一〇·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二首(其二)》
引  证
1.
岂知暗地移花接木,已自双手把人家交还他。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2.
断鹤续凫,矫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
3.
只见两篇都是按陈玛荔那天在嘉陵宾馆吃午饭时在桌上谈的内容和要求写的,但确实都用了他文章中的材料和大量现成语句,只是经过小小的修改补充和删削,移花接木,偷天换日,完全不是原来那么一回事了!” 当代·王火·《战争和人》·(三)卷五
4.
不过中国的确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升平,还粉饰黑暗。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5.
李公有诗云:“移花接木亦天然,今日团圞先后全。“ 清·慵讷居士·《咫闻录·两世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