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荡不羁
[fàng dàng bù jī]
点击听放荡不羁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述补
基本
行为放任,无所约束。
放荡:行为不受约束或不检点。
不:没有。
羁:约束。
例  句
1. 那位艺术家以放荡不羁的性格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在艺术界独树一帜。
2. 年轻时,他放荡不羁,游历四方,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
成语故事
晋代时,有一个叫王长文的人,字德睿,广汉睿(今四川中江东南)人。王长文自幼勤奋好学,少以才学知名。但他性格孤僻,放荡不羁,对州府的征召都不怎么服从。有一次州里召他为别驾,他便穿了件普通的衣服偷偷地溜掉了,全州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刺史知道他不屈就官府,便赠以厚礼。后来王长文闭门不出,也不与人交往,专心致志地著书。他摹仿《周易》写了四卷书,起名叫《通玄经》,当时的人都把这本书比为汉代扬雄著的《太玄经》。
  太康中叶,四川发生了大饥荒,官府开仓借粮。因为王长文平时就一贫如洗,所以借得粮食很多,但又无力偿还,郡里就把他送到州里想处罚他。刺史徐干知道王长文的为人,就没有让他还账,谁知道王长文连谢都不谢就扬长而去了。
  王长文的行为,的确有点不受约束的味道。因此《晋书》说他“放荡不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放纵不拘
放浪形骸
落拓不羁
狂放不羁
反义词
循规蹈矩
规行矩步
安分守己
谨小慎微
同义异形
词组
放浪不羁
放纵不羁
放诞不羁
出  处
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长文传》
引  证
1.
谦字恭祖,籍隶丹阳,少时尝放荡不羁,及长乃折节好学,以茂才见举,得为卢令,再迁至幽州刺史,居官清白,著有廉名。 近代·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七〇回
2.
但如沈佩贞那样放荡不羁,卖弄风流,却给封建士大夫们以攻击的口实。 近现代·仇鳌·《辛亥革命前后杂忆》
3.
两个孩子都是神态端庄,对一切都彬彬有礼,不苟言笑,绝无放荡不羁的举止言语。 当代·陈忠实·《白鹿原》·一〇章
4.
平时与一班好朋友,或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羁。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