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
[yáng tāng zhǐ fèi]
点击听扬汤止沸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连动
基本
把锅里烧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
比喻
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扬:高举;往上升。
汤:开水。
止:拦阻,使停住。
沸:水沸腾。
例  句
1. 他试图通过增加投资来,决公司财务困境,这只是扬汤止沸而已。
2. 面对持续升高的物价,政府如果只是简单地增加补贴来应对,那根本就是扬汤止沸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了北方,势力日益强大。然而,他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时常有反对者和图谋不轨者出现。其中,魏讽和刘伟就是两位密谋刺杀曹操的叛贼。
魏讽和刘伟精心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但不幸的是,他们的计划被曹操的手下提前发现。曹操得知后,愤怒不已,立即下令将魏讽和刘伟处死。按照当时的法律,刘伟的家族应该被满门抄斩,因为他是主谋之一。
然而,刘伟的哥哥刘廙却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以其过人的才智和深厚的学识赢得了曹操的赞赏。曹操看重刘廙的才能,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不忍心因为弟弟的过错而将他一并处死。
于是,曹操决定对刘廙网开一面,免除了他的家族罪责。刘廙得知这一消息后,感激涕零。他深知自己能够幸免于难,完全是因为曹操的宽容和仁慈。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刘廙决定给曹操写一封信。
在信中,刘廙写道:“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焦烂。起烟于寒灰之上,生花于已枯之木。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生于父母,可以死效,难用笔陈。”
这封信的大意是:我犯的罪应该导致我整个家族被灭门,但我却幸运地遇到了您这位英明的君主。您就像是在沸水中加入冷水一样(扬汤止沸),让我避免了被烧焦的命运。您对我的恩情就像是在寒冷的灰烬上重新点燃火焰,让枯萎的树木重新开花结果。这样的恩情之大,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以死相报。
曹操收到这封信后,对刘廙的忠诚和感激之情深感欣慰。他更加看重刘廙的才能和品质,将他视为自己的得力助手。而“扬汤止沸”这个成语也从此流传下来,用于比喻采取临时措施救急,或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抱薪救火
救火扬沸
救火投薪
纵风止燎
反义词
抽薪止沸
釜底抽薪
拔本塞源
同义异形
词组
以汤止沸
出  处
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引  证
1.
(卓上表)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西晋·陈寿·《三国志·董卓传》六裴松之注引《典略》
2.
有时候,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猛乍一看,手段有点粗暴简单,可对神魂颠倒,飘飘然不知所以的人,倒是一帖清凉剂。 当代·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三章
3.
扬汤止沸,不如绝其薪而沸止之速也。 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
4.
近来教堂日盛,教势自张,载此于法律之中,直是扬汤止沸,将使神权之说昌于礼义之邦,迷信之讥始于法廷之上,此不问而知其害矣。 清·张之洞·《遵旨核议新编刑事民事诉讼法折》
5.
欲救亡而思扶满,真是扬汤止沸,抱薪救火。 清·吴樾·《意见书》
6.
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刘廙传》
7.
以致鱼泣釜中,未见扬汤止沸;猿啼树里,更逢遭火烧林。 清·钮琇·《觚剩·惠士陈言》
8.
然塞孟津者,非捧土可足;治膏肓者,非苦口不宜。遗阙之原,岂是眇小?若曰患更张之难,以因循为便,扬汤止沸,日甚一日。 宋·李觏·《李觏集·二七寄上范参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