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恤人言
[bù xù rén yán]
点击听不恤人言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古义
原作”何恤人言”,为什么非要顾虑别人的议论呢?用于反问,表示主意自己决定,用不着担心人们的风言风语。
不恤:不顾及;不忧虑;不顾惜。
人言:别人的评议。
例  句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创建了民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乘机攫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并于1915年,不恤人言,悍然称帝。
2. 尽管外界议论纷纷,但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恤人言,继续前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刚愎自用
一意孤行
我行我素
反义词
百依百顺
百依百随
百顺百依
百顺千随
言听计从
唯命是从
唯命是听
俯首帖耳
千依百顺
出  处
大则以訏谟排祸难,小则以谠正匡过失,内不虑身计,外不恤人言,古人所难也。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裴度传》
引  证
1.
江南丞相变法度,不恤人言新进多。 南宋·陆友·《杞菊轩稿·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
2.
以公恃上恩遇,不恤人言;又于故旧或不能无偏厚,而众遂指目为口实也。 清·方苞、刘季高·《方苞集·集外文·七·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汤公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