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代的风起云涌中,秦孝公在商鞅的辅佐下,使得秦国日益强盛,不断向周边的六国发起挑战,志在一统天下。在一次关键的战役——华阳之战中,魏国不幸败给了强大的秦军。为了寻求和平,魏国决定派出能言善辩的段干子作为使者,前往秦国,提出割让部分土地以换取秦国的罢兵。然而,魏国内部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这一做法。其中,一位名叫孙臣的智士,向魏王提出了他的担忧。孙臣言辞恳切地对魏王说:“大王,那些主张割地求和的臣子,他们的想法太过简单。他们以为通过割让土地,就可以满足秦国的贪婪。但实际上,这就像是抱薪救火,火焰不会因为木柴的燃烧而熄灭,反而会因为木柴的供给而更加旺盛。魏国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我们继续割地求和,只会让秦国的胃口越来越大,最终我们魏国将无地可割,国家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魏王虽然对孙臣的话深以为然,但面对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他感到无力回天,最终还是选择了割地求和的道路。然而,这并没有给魏国带来真正的和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土地一点点被秦国蚕食,最终魏国被秦国完全吞并,成为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