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名叫尾生的青年,在前往梁地的旅途中,偶遇了一位让他心动不已的姑娘。他派遣媒人前往姑娘家提亲,然而,姑娘的父母因尾生家境贫寒而极力反对这门亲事。面对这重重阻碍,尾生与姑娘决定私奔,并约定在黄昏时,在城外的一座石桥下相聚,一同返回曲阜。
尾生准时来到了石桥下,然而姑娘却因故未能按时到来。尾生担忧姑娘可能遇到了麻烦,于是他坚定地守在桥下,不愿独自离去。不幸的是,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河水迅猛上涨。尾生紧紧抱住石桥的柱子,坚定地不肯离去。最终,当姑娘匆匆赶到时,只见尾生已被汹涌的洪水吞噬。她目睹尾生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失信的坚定,心如刀绞,悲痛之下选择了追随他而去,以死明志。
“尾生之信”,即是对信约的坚守不渝。同时,它也用来形容那些过分执着于信守承诺,做事过于固执,不懂变通的人。这一典故又被称为“抱柱之信”或“尾生抱柱”,流传至今,仍被用来警醒世人要守信,但也要懂得审时度势,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