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不时之需
[bù shí zhī xū]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说不定什么时候的需要;随时的需要。
不时:说不定的时候。
之:助词,的。
需:需要、需求。
例 句
1.
家里总是储备一些食物和水,以应
不时之需
。
2.
多准备一些药品,以防
不时之需
。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密州知府苏轼因被诬陷入狱,后来被贬到黄州团副使。他在黄州遇到两位好朋友。其中一位好友弄到一条新鲜鲈鱼,苏轼问夫人要酒,夫人王闰之早就给他准备酒以备他不时之需,他们乘船去游赤壁,一直玩到尽兴而归。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备而不用
不时之须
反义词
一定之规
同义异形
词组
不时之须
出 处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宋·苏轼·《后赤壁赋》
引 证
1.
(吕广问入对)言常平义仓之法,广储蓄以待不时之需,祖宗长虑远计也。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八二·绍兴二十九年五月壬寅》
2.
行粮料草,师出无常,此每镇不时之需,难以逆而知者也。
明·李承勋·《丰财用财》
3.
监司不恤郡县,故尝有不时之需,稍缓则符檄纷纷,逼切则急于星火。
宋·王质·《雪山集·三·论吏民札子》
4.
此行因换耳挖一事,一以绾发,一以备不时之需。及此堕江,幸有此物,发得不散。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5.
一日与客持螯,醯味颇异常时,因扣从来,盖先姑婆乳母所为斗许,以备不时之需者。
宋·周密·《癸辛杂识·大父廉俭》
6.
又在帐箱里翻出了那些假收条、假股票、假息折、假图书等来看过,又自己填了一百股的股票,藏在身边,然后仍然归还帐箱里面,封锁停当,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收藏好了,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近代·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五回
7.
靠了一点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的温饱,还要设法撙节,储备不时之需,那份为难不说也罢。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奖券》
8.
自己可以乘机替人家多缝几件衣服,到三月春耕,便可以得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了。
近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兼做小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