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莫如深
[huì mò rú shēn]
点击听讳莫如深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述补
基本
隐瞒得越深越好。
古义
本谓事情重大,提起来会令人痛心,故而隐瞒不言。
今义
后指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一点消息。也指没有比这件事或问题更犯忌的了。
讳:隐瞒,避忌。
莫如:不如。
深:重大,程度高。
例  句
1. 对于自己过去的感情经历,她讳莫如深,从不轻易提及。
2. 涉及到家族中的某些秘密,他始终讳莫如深,从未向外人透露过半分。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庄公对爱妃孟任情深意重,早已心属孟任之子般为未来的国君继承人。般长大成人后,与梁氏女陷入了爱河。然而,命运多舛,一日,梁氏女遭到了养马人荦的调戏。般得知此事后,愤怒之下命人鞭打了荦。这一举动让荦怀恨在心,他转投庄公的庶兄庆父,意图寻找报复的机会。就在此时,般的外祖父不幸去世,般前往吊丧。庆父见机不可失,派遣荦暗杀般,意图夺取君位。然而,庆父深知时机尚未成熟,最终选择立庄公的庶子启为国君,即鲁闵公。然而,不到两年时间,庆父便再次发动政变,杀害了闵公,企图自立为君。庆父的野心引起了鲁国民众的强烈反对。此时,逃到陈国的庄公之弟季友,见机行事,号召国人诛杀庆父。在民众的声讨声中,庆父无路可逃,最终只能逃往齐国。然而,即便在齐国,庆父也未能逃脱民众的谴责和追杀,最终选择了自我了断。《谷梁传》中对此事的记载提到:“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意指庆父的逃亡被刻意淡化,以避免引起更大的社会动荡和民众的恐慌。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重大事件的敏感和忌讳,也体现了“讳莫如深”这一成语的由来——对某事忌讳至深,将其真相隐藏得深不可测,唯恐被世人知晓。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守口如瓶
秘而不宣
缄口不言
高深莫测
反义词
直言不讳
和盘托出
无可讳言
开诚布公
直言无隐
无庸讳言
出  处
讳莫如深,深则隐。
战国·谷梁赤·《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
引  证
1.
[毕]秋帆制府,爱古怜才,人所共仰;其交和珅,慑于权势,未能泥而不滓,亦人所共知。梅谿毕氏客,固宜讳莫如深,惟欲以拒绝权门,归功于一言之谏沮,其然岂其然乎!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一一
2.
薇龙猛然记起,听见人说过,周吉婕和乔琪乔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里面的详情,又是”不可说,不可说“了,难怪吉婕讳莫如深。 现代·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3.
不管什么原因,夏伊乔既然对此讳莫如深,我怎么忍心撕揭她老人家的伤痛呢? 当代·简繁·《沧海》·八四
4.
惟雄之自述,一则曰客,再则曰杨庄,于王氏之推毂,绝口不言,岂自以进由权贵,故讳莫如深耶? 清·叶廷琯·《吹网录·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
5.
杨加喜!精灵鬼!看你讳莫如深笑着的样子吧!卢支书能看透你杨加喜的心肺。 现当代·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
6.
元俨道:“先帝在日,刘后已经用事,至陛下登基,四凶当道,内蒙外蔽,刘后又讳莫如深,不准宫廷泄露此事。” 近代·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二七回
7.
有人深切地受了你的教益,他是讳莫如深的。 现代·郭沫若·《创造十三年续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