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人弃我取
[rén qì wǒ qǔ]
基本释义
褒义
联合
基本
人家丢弃的我要。指商人抓住行情时机,获取丰厚利润。也表示自己的选择与别人不同。
古义
原指廉价收购滞销商品,待机高价售出以牟取利润的一种生意经。
今义
后来用“人弃我取”,多表示自己有独到的志趣,见地与众不同。
人:别人。
弃:丢弃,不要。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
取:取得,接受。
例 句
1.
在股市投资时,他善于把握
人弃我取
的机会,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股票。
2.
她在旧货市场上总是能找到
人弃我取
的珍品,这让她的收藏越来越丰富。
3.
他深知
人弃我取
的道理,经常在别人放弃的项目中发现新的机会和价值。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李悝从商人白圭的经商原则“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中得到启发,在经济改革中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平籴”法,从而使国家干预与调节经济,使魏国富强。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彼弃我取
同义异形
词组
彼弃我取
出 处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西汉·司马迁等·《史记·货殖传》·一二九
引 证
1.
古之君子,事至而名随,人弃我取,自谦之道也。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二〇戆庵记》
2.
沈先生搜集器物的原则是“人弃我取”。其实这种竹胎的,涂红黑两色漆,刮出极繁复而奇异的花纹的圆盒是很美的。
当代·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3.
二妖道:“弥君嫌他新留几根须儿,所以不喜。那知我二人因他须儿过少,也不慊意,他如满部胡须,抑或络腮,我倒喜的。”少年男妖道:“这却为何?”二妖道:“这叫作人弃我取。”
清·李汝珍·《镜花缘》·四五回
4.
但不知此种玉米是用手工剥掉的呢,还是用牙齿去咬的?——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人弃我取,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罢。
现代·茅盾·《某镇》
5.
父亲说:“人弃我取,实在取暖。”
当代·张晓水等·《回忆父亲张恨水先生》
6.
众所竞趋处,一罅万夫夺。惟兹文字缘,无人问阡陌。……人弃我所取,正是巧贪得。
清·赵翼·《瓯北集·三一·寓斋独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