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
[shǐ zhì bù yú]
点击听矢志不渝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主谓
基本
表示永远不变心。
比喻
比喻坚定执着。
矢志:发誓,立志。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渝:改变。
易错点
注意"矢志不渝"的"渝"左边是"氵"。
例  句
1. 他对于追求科学真理的志向矢志不渝,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从不放弃。
2. 这位老科学家矢志不渝地投身于科研事业,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谢安,虽出身名门望族,却对官场的浮华并无半点兴趣。年轻时的他,多次婉拒朝廷的官职邀请,选择在上虞东山过着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与世无争。然而,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他应好友王坦之的诚挚邀请,毅然出山,为国家的安危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任期间,谢安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胆识。他从容不迫地应对了奸臣桓温的篡权阴谋,巧妙地压制了其野心。更在军事上,他亲自率领军队,成功击败了前秦苻坚的六十万大军,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淝水大捷。
尽管谢安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心中始终怀念着隐居东山的宁静生活。这种情怀在后来的文献中被概括为“然东山之志始终不渝”,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成语“矢志不渝”,用以形容一个人坚守自己的志向,始终不渝的坚定与执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舍命不渝
始终不渝
矢死不二
海枯石烂
矢志不移
反义词
变心易虑
反复无常
随风转舵
朝秦暮楚
见异思迁
朝三暮四
同义异形
词组
矢志不移
矢志不摇
出  处
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
引  证
1.
廷锴此世誓与日寇不两立,与国贼不共存,决心坚持一贯之主张,继续彻底抗日救国,矢志不渝。 近现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周游列国》
2.
他是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移地为人民服务。 现代·冯雪峰·《论〈保卫延安〉》
3.
她爱的是四敏!矢志不渝的爱着! 现代·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七章
4.
每当她丈夫的老上级、老战友、老部下还能记得起她,为她这么多年矢志不渝的爱情赞叹,她就深信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当代·李国文·《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