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长物
[gèng wú cháng wù]
点击听更无长物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动宾
基本
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古义
原指生活俭朴。
今义
现形容贫穷。
更:再。
无:没有,与“有”相对;不。
长物:多余的东西。
例  句
1. 他生活简朴,家中更无长物,只有满屋的书香和一颗宁静的心。
2. 他一生淡泊名利,家中更无长物,只有那几幅字画和一把古琴,彰显着他的高雅品味。
成语故事
在东晋时期,太原晋阳之地,有一位名士名叫王恭。某日,他自会稽归家不久,好友王忱便登门造访。进入屋内,王忱的目光被一张简约而雅致的六尺竹席所吸引,那是王恭日常起居所用之物,尽显其淡泊之风。王忱见状,略带玩笑地询问:“恭兄,此席颇显雅致,能否割爱赠予我乎?”王恭闻言,微微一笑,并未当场允诺,心中却已有了决定。待王忱尽兴而归,王恭便毫不犹豫地将那张陪伴自己多时的竹席卷起,亲自送至王忱府上,自己则转身回到家中,以一张简陋的草席替代,生活依旧恬淡如初。消息传开,王忱闻悉王恭此举,心中大为触动,连忙回访,惊道:“吾以为恭兄家藏丰富,方有此请,未料竟是唯一之物。”王恭淡然一笑,轻声道:“忱弟谬赞了,吾生平所好,唯简朴二字,从无多余之物累身。”此事逐渐流传开来,人们便以“别无余席”来形容王恭之清贫高洁,后更衍化为“别无长物”、“身无长物”、“一无长物”乃至“更无长物”,意指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别无他物,用以颂扬那些生活简朴、不慕奢华的高尚情操。这些成语,不仅是对王恭个人品质的赞誉,也成为了后世追求简约生活的美好典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别无长物
出  处
疑之,搜其囊箧,则笔研之外,更无长物。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九·于去恶》
引  证
1.
字画不过三五张,俱是法书名绘,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东墙上一张大瑶琴,此外更无长物。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回
2.
更无长物付偷儿,家有青毡好护持。 现代·李遇春·《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第一辑(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