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乌焉成马
[wū yān chéng mǎ]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乌、焉、马三字字形相似,抄写时把“乌”、“焉”写成“马”。
今义
后来用乌焉成马,指辗转抄写而造成的文字讹误。
乌:黑色的;乌鸦的简称。
焉:代词。相当于“之”。
成:变为。
马:哺乳动物,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人骑和拉东西等。
用法提示
含诙谐、戏谑意。
例 句
1.
由于他的疏忽大意,报告中的关键数据被写错了,真是
乌焉成马
,给整个项目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传统行业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稍不留神就可能
乌焉成马
,被市场淘汰。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别风淮雨
鲁鱼亥豕
三豕涉河
同义异形
词组
乌焉
出 处
丧,缝棺饰焉。
西周·周公旦·《周礼·天官·缝人》
引 证
1.
其书秘世,或罕见,近岁转相传写,往往人皆有之,而不甚宝惜,字多驳谬,乌焉成马者,俗莫能辩。
宋·王庭珪·《书传道集后》
2.
锦川石之在土中,其始一墩耳,传之既久,忽以为古冢,又忽以为郭璞墓,又忽以为石将军墓,愈传愈讹,愈讹愈怪。语云:字经三写,乌焉成马。事之久而不可信者,大约如是。
清·周召·《双桥随笔》·卷六
3.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
4.
木叶山花书妙义,纸皮骨笔记灵文。乌焉三转即成马,解坑都学悠悠者。
明·袁中道·《珂雪斋集·七·月印上人书杂华为作歌》
5.
据古本《水浒》第五十八回如此,不知俗本何故另改作一段奄奄欲死文字,乌焉成马令人可恨!
清·金人瑞·《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五八回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