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之症
[bù zhì zhī zhèng]
点击听不治之症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偏正
基本
无法医治好的病。
比喻
亦常以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除去、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不治:指无法治好。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
症:疾病。
例  句
1. 虽然现代医学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某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仍然被视为不治之症,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
2. 他被诊断出患有不治之症,这个消息对他的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成语故事
刘德夫妻是宣德年间天津河西务镇人,在运河边开了个小酒店,老两口六十多岁了,膝下无子。一日,寒天大雪,一个叫方勇的老军士带着十二岁的儿子方申回山东老家,来店里躲避风雪。刘公不嫌弃他们穷,用酒肉款待他们,还挽留他们过夜,说:“四海之内都是兄弟。”方勇受了风寒,半夜发作起来。刘公夫妇又是端汤、又是加被。一早刘公冒雪请来医生。此时方勇已是不醒人世,医生诊了脉,说:“这叫‘双感伤寒’,是不治之症,只有七日了。”刘公夫妻把店中生意歇了,全力照料方勇。几天后方勇死了,刘公夫妇将方勇葬在自家祖坟里,将无依无靠的方申收为义子,改名刘方。刘方辛勤帮家、奉侍义父母,家业渐渐兴隆。大家都说这是阴德报应。
几年后,义父母患病,刘方衣不解带服侍。义父母相继亡故,刘方将他们葬了,又回山东迁来将自己母亲的墓,两家合葬在一处,自己守着酒店安心过活。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膏肓之疾
不可救药
病入膏肓
反义词
癣疥之疾
疥癣之疾
出  处
故病有六不治……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传》·一〇五
引  证
1.
太医诊了脉,说道:“这是个双感伤寒……此乃不治之症……这病下药不得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〇
2.
曾见一个囚在反省院里的青年的信,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现代·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
3.
我甚至可以说,忧郁在我个人已是不治之症了。 现代·萧乾·《栗子·忧郁者的自白(代跋)》
4.
女儿害着不治之症,已成废人。今出了重赏,再无人能医得好。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5.
女土司用几味草药和蜈蚣一起捣烂,据说专治不治之症。 当代·宗璞·《东藏记》·七章
6.
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 现代·鲁迅·《二心集·以脚报国》
7.
十余年来,内外用兵,国家精疲力竭,苦于支撑,几乎成为不治之症。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七章
8.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是数者,又皆为不治之症。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二
9.
我在信上告他赵丹不幸得了不治之症,他极为悬念。 现当代·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篇·喜读唐纳来信》
10.
可说呢,他这傲骨简直是不治之症,害得他整天像条孤魂。 现代·萧乾·《印子车的命运》
11.
臣意(太仓公)诊其脉……即告其人曰:“死,不治。” 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传》·一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