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菲之采
[fēng fēi zhī cǎi]
点击听葑菲之采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不采。
古义
原比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不可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
今义
后用来比喻对人或事物舍其弱点择其优点而予以采用或招致。
葑菲:蔓菁,即芜菁。芜菁与葍皆属普通菜蔬。叶与根皆可食。但其根有时略带苦味,人们有因其苦而弃之。后因以“葑菲”用为鄙陋之人或有一德可取之谦辞。
之: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采:开采。
用法提示
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
例  句
如果您觉得我的建议还有可取之处,即便是葑菲之采,也请您不吝采纳,我将不胜感激。
成语故事
西周末年, 有个女子因色衰而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抛弃了。她在回娘家的路上边走边想。她想到,飕飕的东风是那么的和缓, 它能调节阴雨使气候转变, 夫妻要同心协力互相劝勉, 不应当经常打骂怒气冲天。摘蔓青土瓜在那田野之间,莫要因根苦连叶抛在一边。真是有高贵品质始终一贯, 我和你百年偕老死也心甘。她想到, 丈夫和新人那样的喜欢, 相亲相爱如同兄弟一般。谁说荼菜最苦, 她感到自己比荼菜还苦。她想到, 在丈夫身边所受的打骂, 自己走后丈夫哪里还会把她顾念。她想到, 自己没有哪一点对不住丈夫。左邻右舍凡有丧事和灾难, 她总是丢下活计立刻跑去救援。家里穷得要把丈夫逼向黄泉,是她辛勤劳作挑起生活重担。她还想起自己结婚时, 他抬来了花轿,仪礼威严。她边走边想, 泪水湿透了衣襟。
出  处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先秦·佚名·《诗经·邶风·谷风》
引  证
以修书钜典,而令之歌馆为欢,非开天圣人无此韵致,但邹季友者何人,致勤高皇葑菲之采?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