悱恻缠绵
[fěi cè chán mián]
点击听悱恻缠绵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悱恻:形容内心悲苦。
缠绵: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
例  句
在古老的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被描绘得悱恻缠绵,令人为之动容。
成语故事
该成语“缠绵悱恻”源自晋代文学家潘岳的《寡妇赋》。此赋以青年寡妇的悲惨命运为主线,开篇便描绘了她年少时父母双亡的遭遇,以及随后丈夫早逝的深重哀伤。随后,作者细腻地勾勒了她丧偶后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无尽的痛苦与忧伤。每当黄昏降临,她怀抱幼子,站在灵座旁,目睹雀鸟归巢、群鸡回窝,此情此景无不触动她内心深处的伤感,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文中有一段深情描绘:“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裯以叹息。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意思是:她独自回到空荡的房间,顾影自怜,抚摸着被褥,发出深深的叹息。她的思绪如丝如缕,纷乱缠绕,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悲痛与凄凉。这段文字生动地展现了青年寡妇在失去亲人后无尽的思念与哀伤。
“缠绵悱恻”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其中“悱恻”形容悲苦凄切的情感。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的情感,同时也用来形容音乐、诗文等作品所表达的哀婉动人的情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缠绵悱恻
同义异形
词组
缠绵悱恻
引  证
1.
我记得,我心灵里清纯洁白一点爱性,已经经过悱恻缠绵的一番锻炼。 现代·瞿秋白·《饿乡纪程》
2.
笑绝冠缨,悲横蜡泪,悱恻缠绵共此情。 清·蒋士铨·《铜弦词·沁园春》
3.
(陈厚甫)先生工制艺,试帖为十名家之一,度曲乃其馀事,尽多蕴藉风流、悱恻缠绵之作。 清·杨恩寿·《词馀丛话·三·原事》
4.
宁不愿风肆好,月常圆。乐融融,悱恻缠绵,堪媲美孟和桓。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