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浑噩噩
[hún hún è è]
点击听浑浑噩噩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形容无知先识,糊里糊涂。形容一片模糊的景象、状态。
古义
原意是浑厚而严正。
今义
也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的样子。
浑浑:浑厚的样子。
噩噩:严肃的样子。
用法提示
今多用于贬义。
易错点
“浑”不可写作“昏”。“噩”不可写作“恶”。
例  句
1. 如果不努力学习,整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那么未来的人生将会一片迷茫。
2. 她不希望自己的生活继续这样浑浑噩噩,所以她决定改变,开始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成语故事
扬雄,字子云,是汉朝著名的辞赋家、思想家,他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早年扬雄喜好辞赋,模仿司马相如赋体作四赋。中年以后,他认为辞赋是雕虫小技,无益于讽谏,于是转而研究儒学。
据《法言·问神》记载,扬雄在讨论经典文献的演变时提到:“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这里的“浑浑”被解释为深厚广大的样子,“噩噩”则是严肃正直的样子。扬雄通过描述不同朝代的文献风格,表达了对经典文献深厚而严正特点的赞美。
然而,随着时间的演变,“浑浑噩噩”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现代人们更多地用其来形容一种生活状态,即缺乏明确目标和方向,生活过得浑浑沌沌、糊里糊涂。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昏头昏脑
懵懵懂懂
昏昏沉沉
混混沌沌
糊里糊涂
浑浑沌沌
胡里胡涂
昏昏噩噩
迷迷糊糊
混混噩噩
反义词
耳聪目明
百伶百俐
聪明伶俐
同义异形
词组
噩噩浑浑
出  处
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汉·扬雄·《法言·问神》
引  证
1.
两京歌谣,便自浑浑噩噩,无迹可寻。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
2.
世儒不知谓春秋为极乱之世,复何道,而春秋已前,皆若浑浑噩噩,荡荡平平,殊甚可笑也。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3.
他自己在十六七岁时浑浑噩噩的,所以觉得十六岁的女孩子便那么练达人情世故,不是“寿相”。 现代·茅盾·《一个女性》
4.
这颗图章和这张图纸又暴露出这个表面浑浑噩噩的人,自有他待人精细之处。 当代·邓友梅·《双猫图》
5.
但可痛心的是一般握有军事实权的师旅长们多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照旧过着他们淫逸骄奢的生活,国家大局,自身职责,他们简直一点也没摆在心上。 清·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四章
6.
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人们,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中,度着“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生活。 现当代·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
7.
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清·魏源·《书古微序》
8.
一个人能够这样活着,即使活上一天,也胜似那浑浑噩噩的一百年。 当代·魏巍·《路标》
9.
于菱在他眼里,是被看作浅薄的、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基本上是属于浑浑噩噩,谈不上多大指望的家伙。 当代·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二章
10.
大自然的美景不写,农家那种浑浑噩噩的乐趣不写;只专门写些什么破产,什么水灾旱灾。 现代·张天翼·《畸人集·畸人手记》
11.
暮色降临了,南湖水波由碧绿而蔚蓝,由蔚蓝而墨黛,水和天变得浑浑噩噩,神秘莫测。 当代·刘富道·《南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