瞠目挢舌
[chēng mù jiǎo shé]
点击听瞠目挢舌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翘起舌头不能出声,多形容惊讶或恐惧的样子。
瞠目:眼直直地瞪着,形容受窘、惊恐的样子。
挢舌:舌翘起不能出声。形容畏葸难言或惊讶的样子。
例  句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他瞠目挢舌,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撼住了。
成语故事
见“瞠目结舌”。“瞠目结舌”系由“瞠目”及“结舌”二语组合而成。 “瞠目”的意思是睁大眼睛。语或出宋・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一・金陵邸》。《夷坚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说,记载许多传闻的怪异之事。〈金陵邸〉记载一个官员因调职赴临安任官途中,路过金陵,投宿在官舍里,正打算休息时。突然见到两个怪人“瞠目”直视著他,还说了些怪话。这个官员被惊吓得魂不附体,赶快搬离官舍到客栈的故事。 “结舌”的意思是说不出话。出自《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李寻》。汉哀帝时,外戚专政,国家危乱,待诏李寻上书直谏哀帝,他劝哀帝: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能够任用贤能。不能让贤能之士像成帝时的王章一样,因为直言极谏而被诬陷至死。这样会让“智者结舌”,贤能之士都不敢开口说话,为国家做事了。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瞠目结舌”,形容吃惊、受窘的样子。如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一○・秀姑》:“良久,觉腰间顿轻,用手扪搎,则腰缠尽失,盖已为劙囊者窃去,瞠目结舌而已。”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瞠目结舌
瞠目咋舌
同义异形
词组
瞠目结舌
瞠目咋舌
引  证
1.
我有时谈到外国诗,大家无不瞠目挢舌,以为诗是中国的专有品,蟹行蚓书,如何能扶轮大雅,认为说神话罢了。 清末民初·曾朴·《答胡适之书》
2.
然且守云间历下诸胚膜,定为成法,谓入此则是,出乎此则不是,向使以今所为诗使昔人观之,必瞠目挢舌。 清·毛奇龄·《读书堂诗集序》
3.
明日早起,从容卒业,瞠目挢舌,抑可知也。 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二一四·致谭叔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