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时期,高僧僧伽漫步至河滩,被那帆船和白云的宁静景象深深吸引,心中涌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当一位书生经过,被僧伽的气质所吸引,上前询问其姓氏时,僧伽只是双手合十,淡然回答:“僧何姓。”当被问及国籍时,他同样平静地说:“何国人。”然而,当僧伽离世后,文人李邕为他立碑时,误解了僧伽的回答,将“大师姓何,何国人”的字样刻在了碑上。僧伽作为出家人,对姓名和故乡并无执着,他的回答只是随意一说,却被李邕误以为是真实情况。这个故事便成为了“痴人说梦”这一成语的起源,也被称为“痴儿说梦”或“呆人说梦”,意指那些对无知者说的不切实际的话,后被引申为讽刺那些荒谬无稽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