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吹箫
[wú shì chuī xiāo]
点击听吴市吹箫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主谓
比喻
比喻过艰苦的流亡生活。
古义
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
吴市:吴都之街市。在今江苏苏州市。
吹箫: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
例  句
失业后,他身无分文,不得不在街头吴市吹箫,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与援助。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费无极怂恿楚平王占有太子毕建的新娘,设计要害死太子毕建及他的老师伍奢全家,派儿子费得雄去樊城诱骗伍员回京受诛。伍子胥得到的消息,就逃出楚国,到吴国的街市上靠吹箫乞讨为生,后被人发现推荐去辅佐吴王攻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吹箫乞食
吹篪乞食
吹箫吴市
同义异形
词组
吹箫乞食
吹篪乞食
吹箫吴市
出  处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引  证
1.
行矣高丘更无女,频年吴市倦吹箫。 近现代·马君武·《去国辞》
2.
才名空自拟黄初,吴市吹箫未定居。 清·吴绮·《偶成三用看奕轩韵》
3.
辛酉春,予缘事人都,闻历山之胜,遂至止;半肩行李,四海空囊,大有吴市吹箫之慨,每到无聊,惟诗酒自适。 清·陈燕·《〈白雪遗音〉序》
4.
伍子胥嚢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凌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西汉·刘向等·《战国策· 秦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