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事体大
[sī shì tǐ dà]
点击听斯事体大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主谓
基本
这件事的体制规模非常大。也指这件事关系重大。
斯:此,这。
事:事情。
体:体制,规模,引申为关系。
大: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例  句
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斯事体大,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成语故事
汉武帝派了司马相如去巴蜀地区,他计划在那里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修建道路、开发新的地方等,目的是为了让交通更便利、国家更强大。然而,当地的官员并不支持他的这些计划,觉得这些改变太麻烦了。
为了说服这些官员,司马相如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难蜀父老》。在这篇文章里,他解释了为什么要开拓新的疆土、为什么要和周边的民族友好相处,还告诉百姓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要有远见。他写道:“然而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不是那些只是看看、不参与进来的人能理解的。”
这句话就是“斯事体大”这个成语的来源。“体”在这里指的是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或者规模。所以,“斯事体大”就是说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不能轻视或者忽视。这个成语后来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其他重要或者严肃的事情。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事关重大
荦荦大端
兹事体大
反义词
区区小事
细枝末节
无足轻重
同义异形
词组
兹事体大
出  处
乌谓此耶?必若所云,则是蜀不变服而巴不化俗也。余尚恶闻若说。然斯事体大,固非观者之所觏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引  证
1.
谔奏:“武王克殷,至周公相成王,始制礼乐。斯事体大,不可速成。” 唐·魏征等·《隋书·音乐志中》
2.
他这时已想发明“一种冲决网罗之学”,酝酿写作《仁学》,但因“斯事体大,未敢率尔,且亦不暇”,未能写出。 现当代·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3.
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东汉·班固·《典引》
4.
去夏,顾公以兴都志事见召,仆谓斯事体大,宜得馆阁载笔之臣,名家之彦,乃可持衡义例,树帜斯文也。 明·王廷陈·《寄童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