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心所欲
[zì xīn suǒ yù]
点击听恣心所欲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恣纵己意,心想事成。
恣心:随心,任情。
所: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
欲:想要得到;需要。
例  句
1. 在这个自由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恣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不要恣心所欲地喧哗,要尊重他人。
成语故事
“随心所欲”原作“从心所欲”,见于儒家的重要典籍《论语》一书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记述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其弟子自相问答的言语,由孔门后学记录而成,为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养进程,他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自立于社会而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明了事理而无所迷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天地万物生成运行的自然法则,六十岁时能聆听并了解他人话中的真义,七十岁时则能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会逾越法度。”由孔子这段话可以得知,当人修养到极致,万事万物的道理了然于胸,自身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运行的法则,而不会有所违逆。可知“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最终目标。“随心所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后来在使用这句成语时,有时会转用于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负面表述。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随心所欲
横行无忌
同义异形
词组
随心所欲
出  处
六合之内,恣心所欲。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
引  证
1.
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唐·姚思廉、姚察·《梁书·中天竺国传》
2.
释曰:此乃三番射后,爵行无筭,非直解怠,复有醉者,是以不可恣心所欲。 东汉、唐·郑玄、贾公彦·《仪礼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