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庐江太守刘勋手握重兵,成为吴国孙策的一大隐患。孙策为解除这一威胁,精心策划了一计,欲引诱刘勋出兵攻打上缭。然而,这一计谋被魏国曹操的智囊刘晔识破,他极力劝谏刘勋说:“上缭虽小,但其城墙坚固,护城河深,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若我军久攻不下,必将导致士兵疲惫,而国内空虚,此时孙策定会乘我军疲弱之际发动攻击,使我们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若将军坚持出兵,恐怕大祸临头。”但刘勋不听劝告,执意出兵上缭,结果遭遇惨败。这便是成语“
乘虚而入”的由来,原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兵力空虚、无防备的时机发动进攻,现泛指趁机钻空子。该成语有时也被称作“乘隙而入”或“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