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文坛巨匠苏轼与他的前辈欧阳修交情深厚。欧阳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官员。在欧阳修决定退休,放下政务纷扰,专注于文学与生活的时候,苏轼特意撰写了《贺欧阳修致仕启》一文来表达自己对欧阳修的敬仰和祝福。在这篇贺文中,苏轼赞美了欧阳修的人格特质:“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这两句话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胆怯和愚笨,而是一种比喻。苏轼认为,真正的大勇和大智并非外在的张扬和炫耀,而是内在的沉稳和深邃。就像欧阳修一样,他虽然外表看起来并不张扬,但内心却充满了勇气和智慧。后来,成语“大智如愚”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极有才智的人从不炫耀,不露锋芒,看起来好像很愚笨。也作“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