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在边境设立节度使,赋予他们军政大权,以维护边疆安全。这些节度使逐渐垄断地方权力,与中央对立,成为国家的内患。在唐德宗统治期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欲继承父职。德宗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拒绝了李惟岳的请求。尽管有大臣劝谏,德宗仍坚持己见,他认为李惟岳无论是否被任命都会引发叛乱。果不其然,李惟岳联合其他节度使起兵反叛,此后的几年,国家饱受战乱之苦。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德宗的决策表示理解。他认为,无论德宗是否批准李惟岳继任,都无法改变节度使的叛乱倾向。他用“迫不及待”形容当时的节度使势力已经强大到无法等待从根本解决问题的程度。“迫不及待”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引用,指急迫得不能等待或形容急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