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字子游,出身于鲁地高密的大族。其父曾任御史大夫,身居监察之职。经过大司马傅喜的举荐,郑崇被汉哀帝擢升为尚书仆射,在朝廷之上屡次直言不讳,其谏言均得哀帝之认可。每当郑崇入朝进谏,哀帝总能提前闻声而笑:“我已知尚书步履将至。”
随后,哀帝欲加封祖母傅太后的从弟商为侯爵,郑崇力谏曰:“昔日成帝封亲舅五人为侯,天象异变,赤黄昏暗,乃上天之怒。今傅氏家族已有二人封侯,若再封从弟商,无疑是破坏制度,违背民心,此举非傅家之福也。古人有云,衰世之君,逆天而行,必有灾殃。臣深知此言将招祸患,然愿以身许国,不惧牺牲。”哀帝听后,犹豫不决。傅太后闻此大怒,质问哀帝:“天子何为一小臣所制?”哀帝随即屈服,下诏封商为汝昌侯。
郑崇再次以贤臣之典范,谏议哀帝反思此举,却因此获罪。尚书令赵昌,为人奸诈,趁机诬告郑崇与宗族私通,有谋反之嫌。哀帝质问郑崇:“听闻你府上
门庭若市,车马如流,你何以保持清廉,心无杂念?”郑崇坦然回答:“臣之门庭虽热闹,然心如止水,绝无私念,愿接受朝廷的彻查。”此言再次触怒哀帝,郑崇遂被投入大狱,最终不幸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