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渐防微
[dù jiàn fáng wēi]
点击听杜渐防微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蔓延发展。
杜:断绝,制止。
渐:指事物的开端。
防:防范,防止。
微:微小。
例  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家长们应该杜渐防微,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成语故事
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
许多大臣都对这种局面感到忧虑,担心国家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其中就包括丁鸿。丁鸿是一位博学之士,精通谶纬之学。他对窦太后的权倾朝野深感不满,决心要削弱窦家的势力。
有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现象,丁鸿将其视为不祥之兆,上书给和帝,讲述了窦家对朝政的危害,建议和帝剥夺窦家的权力。
和帝本就有此意,于是迅速罢免了窦氏兄弟的官职。窦氏兄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在狱中相继自杀。丁鸿在上书给和帝时写道:“若皇帝打算亲手整治窦家,应该在祸端刚刚显现的时候就加以制止,这样才能消除祸患,保国家长治久安。”
这个故事衍生出了成语“防微杜渐”,也作“杜渐防微”、“杜渐防萌”、“防萌杜渐”、“杜渐消萌”,指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就及时加以防备和制止,不让其发展。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虑远
杜渐防萌
防微杜渐
反义词
临渴掘井
江心补漏
养痈遗患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任其自然
同义异形
词组
防微杜渐
杜渐防萌
防萌杜渐
引  证
1.
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睹几而作,不俟终日。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
2.
兄弟民生主义的办法,主张“平均地权”,在中国本是杜渐防微的意思。 近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
3.
臣资愚履直,不能杜渐防微,曾未几何,逢尤罹难虽吹毛洗垢,在朝而同嗟,而严文峻法,肆奸其必奏。 清·严可均·《全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