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虚而入
[chéng xū ér rù]
点击听乘虚而入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趁着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时进入。
古义
本指军事上趁着对方兵力空虚没有防备时进攻。
今义
后指趁着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
乘虚:趁着空虚。
而: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入: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
用法提示
多用于军事。
例  句
1. 敌人趁着夜色和我们的疏忽,乘虚而入,占领了我们的阵地。
2. 在他疏忽大意的时候,小偷乘虚而入,偷走了他的钱包。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庐江太守刘勋坐拥重兵,对吴国的孙策形成了明显的威胁。孙策为应对这一局势,精心策划了一个计策,企图诱使刘勋出兵攻打上缭。然而,魏国曹操的智囊刘晔洞察了孙策的意图,他向刘勋谏言:“上缭之地虽小而城池坚固,护城河深广,非旦夕之间能轻易攻取。若久攻不下,我军必会疲惫不堪,届时孙策定会趁机乘虚而入,攻击我方空虚之处。届时,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进退两难。若将军执意出兵,恐将大祸临头。”刘晔的话警示刘勋要谨慎行事,但刘勋却置若罔闻,坚持出兵上缭,结果如刘晔所料,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这就是成语“乘虚而入”的由来,原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的空虚和疏忽发动攻击。现在则泛指抓住对方的弱点或空隙,趁机采取行动。这个成语有时也被称作“乘隙而入”或“趁虚而入”,意义相近。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乘隙而入
乘其不备
攻其不备
乘虚以入
乘火打劫
浑水摸鱼
出  处
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宋·张君房·《去笈七签》·卷一二0
引  证
1.
万一金人乘虚而入,使川、陕隔绝,则东南之势孤矣。 宋·王十朋·《论用兵事宜札子》
2.
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四回
3.
即如手足同心合意,别人焉能前来欺侮;若各存意见,不能和睦,是自己先孤了,别人安得不乘虚而入。 清·李汝珍·《镜花缘》·七十四回
4.
孙小姐的课没人代,刘东方怕韩太太乘虚而入,亲自代课。 现代·钱钟书·《围城》·六
5.
这时,美国政府又一次乘虚而入。 当代·顾笑言等·《李宗仁归来》·第三章
6.
达赉之来,乘虚而入,直抵河上。 宋·楼钥·《论内外之治》
7.
你千万不要上他们的当!他们想离间你,乘虚而入! 当代·简繁·《沧海》·六九
8.
周人便趁着机会强大了起来,终竟乘虚而入,把殷朝灭掉了。 现代·郭沫若·《屈原》·第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