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奸发伏
[tī jiān fā fú]
点击听擿奸发伏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联合
基本
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或坏事。揭露奸邪,检举阴私。也形容吏治精明。
擿:揭发。
奸:邪恶伪诈的人或事。
发:揭露,披露。
伏:隐藏。
用法提示
用于书面语。
例  句
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擿奸发伏,揭露了朝廷中的不少腐败案件,为国家清除了诸多害群之马,深得民心。
成语故事
在汉代,赵广汉被任命为颍川太守。那时的颍川,被几个权势滔天的家族所掌控,他们彼此勾结,欺压百姓,横行乡里。赵广汉到任后,立志要整顿这种恶霸横行的局面。他巧妙地运用谋略,在权贵家族中安插眼线,搜集他们的罪行证据。一旦证据确凿,赵广汉便果断行动,将罪犯绳之以法。更为高明的是,他还故意将告密者的身份透露给那些被揭发的罪犯,使他们之间互相猜疑,人心惶惶。此外,赵广汉还设立了一个竹筒,鼓励百姓通过投递揭发信来举报不法行为。每当收到这些信件,他都会巧妙地隐去告密者的姓名,并假装是权贵子弟所写,从而加剧了这些家族之间的猜忌和矛盾。由于官民之间的互相监督与举报,赵广汉得以迅速掌握各种信息,办案效率极高。京城的百姓对赵广汉的才智和手腕赞不绝口,赞誉他“发奸擿伏如神”。这句话意味着赵广汉在揭露和惩治坏人坏事上,如同神明一般敏锐和果断。这个故事后来演化出了一个成语——“发奸擿伏”,用来形容那些能够敏锐地揭露和惩治坏人坏事的人或行为。这个成语也常被写作“发奸摘伏”、“发奸摘隐”或“发隐摘伏”,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擒奸擿伏
发奸擿伏
同义异形
词组
擿伏发奸
发奸摘伏
发奸摘覆
发奸摘隐
发擿奸伏
引  证
1.
其擿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二》
2.
自太祖迄于咸熙,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仓慈传》
3.
孙元规知杭州,擿奸发伏,号为神明。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