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蜀郡的扬雄因其对古文奇字的深厚造诣和卓越的辞赋才华,被汉成帝召至长安,担任郎官。扬雄向成帝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能有三年时间,不领取俸禄,专心在藏书楼中研读各类典籍,深入钻研学问,并整理书籍,而不再参与宫中的日常事务。”汉成帝听后,虽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仍旧坚持发放他的俸禄。这样,扬雄得以摆脱宫廷中的繁琐事务,全心投入到藏书楼的典籍研究之中。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扬雄发现从周代到秦代的学者所收集的方言文献仅有目录而无具体内容,这既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阻碍了对经书的准确注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扬雄决定亲自动身,随身携带铅粉笔和木牍,逐一拜访居住在长安的各地学者和人才,收集并记录他们口中的方言俚语。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扬雄终于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据《西京杂记》记载:“扬雄好学不倦,常随身携带写字工具,跟随各地官员,搜集记录四方之语。”他的这一壮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语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