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退
[jī liú yǒng tuì]
点击听激流勇退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紧缩
基本
在急流中果断地立即退却。
比喻
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
古义
旧时比喻做官的人在顺利或得意时及早抽身退出官场。泛指及早引退,保全名节。
激流:湍急的水流。
勇:果敢。
退:退却,离去。
例  句
小李在仕途得意之际突然激流勇退,使很多人感到意外。
成语故事
宋朝有个叫钱若水的人, 自幼聪明, 接受力强。一天, 他在华山上遇到了道士陈希夷, 两人谈得很投机。陈希夷见饯若水相貌不凡, 认为他有“仙风道骨”, 准备收他为弟子。为了进一步考察钱若水, 在分手时, 陈希夷约他第二天再来谈谈。第二天钱若水如约去了,看到一个老僧模样的人在与陈希夷围着火炉闲聊, 老僧是陈希夷特请来给钱若水相面的,名叫麻衣道人。麻衣道人见钱若水走来, 便反反复复地注视,半天不说一句话。过了好久,麻衣道人在炉灰上写下了“做不得”三个字。又不慌不忙地说:“此急流勇退人也。”三个人没有久谈, 钱若水便告辞而去; 陈希夷也没有挽留。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急流勇退
同义异形
词组
急流勇退
出  处
田福军一回来,他就激流勇退,也许会给省委造成一种他尊重上级决定,并且已改变对田福军的看法,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
当代·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
引  证
1.
良佐有声于时,虎闱鹭泽,莫敢参差,晚陟春卿,激流勇退。知止知足,庶几无愧。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五
2.
官人宜激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
3.
当时这个在官场混了半生的老官僚,所做所想,也不过是汲汲于个人安危的“明哲保身”或“激流勇退”。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6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