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七步成诗
[qī bù chéng shī]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称人才思敏捷。
七步:相传三国魏曹植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成:可以,能行。
诗:一种文体,形式很多,多用韵,可以歌咏朗诵。
例 句
1.
他才华横溢,每次写作都能
七步成诗
,令人叹为观止。
2.
这位年轻的作家不仅文思泉涌,而且
七步成诗
,每一篇作品都充满了创意和深度。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八斗之才
出口成章
下笔成章
燃萁之敏
五步成诗
七步成章
七步之才
七步奇才
反义词
才疏学浅
江郎才尽
胸无点墨
同义异形
词组
七步成章
出 处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引 证
1.
十三作赋能凌云,七步成诗不倚马。
明·屠隆·《瞿童子诗》
2.
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诗”并非难事。
现代·朱自清·《诵读教学》
3.
冷绛雪道:“子建七步成诗,千秋佳话,哪有改期姑待之理。”
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