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点击听充耳不闻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连动
基本
堵塞住耳朵,假装听不见。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存心不听别人的话。也形容对某些事情漠不关心。
今义
后用来形容故意不听别人的话;故意装聋,不予理睬。
充:塞住。
耳:耳朵。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闻:听见。
例  句
1. 对于朋友的忠告,他总是充耳不闻,结果陷入了困境。
2. 面对同事们的善意提醒,他却充耳不闻,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
3. 尽管父母再三告诫,他仍然对父母的劝告充耳不闻,最终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成语故事
东周时候, 狄人入侵黎国,把黎国的君臣都驱逐了出来, 暂时寄住在卫国。卫国和黎国是同宗,黎国希望能得到卫国的帮助, 驱逐狄人,复国回去。可是,黎君住在卫国不少时候了, 卫国并没有帮助复国的行动, 黎国的君臣就有点失望而产生怨言了。看到卫国的大夫穿着的狐裘乱得很, 坐的车子也不是往东去, 同宗的情谊啊, 几乎看不见了。黎国的君臣真是可怜得很, 背瘠都露了出来瘦得不成样子; 可卫国的大夫们就象没有看到, 没有听到一样。对黎君的流离之苦, 一点同情心也没有, 还经常哈哈大笑呢。
近反义词
反义词
倾耳细听
侧耳细听
出  处
叔兮伯兮,褒如充耳。
佚名·《诗经·邶风·旄丘》
引  证
1.
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清·李渔·《笠翁传奇十种·奈何天·三〇· 闹封》
2.
任他说得天花乱坠,总如充耳不闻。 现代·黄世仲·《大马扁》·四
3.
局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现代·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四
4.
杂碎的笑语充耳不闻,笑语也掷不到他的一个角隅来。 现代·郑振铎·《桂公塘》·八
5.
我的直感是,米多斯他们所敲的警钟我们不能充耳不闻,但他们的悲观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当代·刘心武·《钟鼓楼》·四章
6.
这段日子,他一门心思扑在城西文化馆的展厅里布置自己的画展,对外界的事充耳不闻闭目不见。 当代·王小鹰·《丹青引》·三八
7.
当时本师各官兵见我按兵不动,多窃窃私语……本拟充耳不闻,后见各官兵似不耐烦,即令以旅为单位集合训话。 当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擢升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