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把持,其中季孙的权力最大。后来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夺得了大权,从而成为了鲁国的实际掌权者。阳虎曾专程拜访过孔子,想要拉拢他以增强自己的声望,但孔子以事情繁忙为由推辞了。后来阳虎再次拜访孔子,并留下了一只烤乳猪作为礼物,因为他知道孔子崇尚“礼尚往来”的道理。果然,孔子在收到礼物后,不得不回访以示谢意。孔子在回访的路上与阳虎相遇了,阳虎对孔子说:“先生,我有几句话想对你说。你明明有治国的方法,但却不肯出任官职,任由国家混乱,这样的行为能算是‘仁’吗?”孔子回答道:“不能。”阳虎又问:“那你热衷于政事,却多次错过从政的机会,这样的行为能算是‘智’吗?”孔子回答道:“不能。”阳虎接着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意思是:时光不等人,你要抓紧机会。孔子回答:“这我明白,我会尽快踏上仕途。”后来,成语“岁不我与”渐渐流传开来,也称“时不我待”“时不我与”等,用以指时间宝贵,一去就不会再复返,必须抓紧时间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