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醉独醒
[zhòng zuì dú xǐng]
点击听众醉独醒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紧缩
比喻
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众:众人,许多人。
醉:喝酒过多而神志不清。
独:独自。
醒:清醒,明白。
例  句
在这个社交媒体泛滥的时代,面对各种虚假信息和谣言,大多数人容易迷失,而他总能众醉独醒,保持自己的判断。
成语故事
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被楚怀王委以重任,负责起草法令。然而,官员靳尚却想将这份起草法令的功劳占为己有,但被屈原坚决地拒绝了。因此,靳尚对屈原怀恨在心,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诋毁他的声誉。楚怀王竟然相信了靳尚的话,剥夺了屈原的官职,并将他流放到远方。屈原对此深感痛心,他创作了《离骚》这篇作品,希望通过它来打动楚怀王,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但遗憾的是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来,楚怀王又被秦国的离间计所迷惑,决定断绝与齐国的外交关系,转而与秦国开战,结果导致楚国大败。屈原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的命运。他曾多次想要返回楚国,但每次都被靳尚阻挠。靳尚在楚怀王的儿子顷襄王面前继续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更偏远的汉北地区。在流浪的过程中,屈原最终来到了湖南的汨罗江边。此时的他头发凌乱,面容憔悴。有人看到他这副模样,便询问他为何如此。屈原回答道:“整个世界都像是被污染了,只有我还保持着清白;所有的人都像是喝醉了酒一样迷失方向,只有我还保持着清醒。”这就是“众醉独醒”这个成语的由来。它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明辨是非,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
出  处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战国·屈原·《渔父》
引  证
山上没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却是杂树葱茏,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在当令。绿云掩映之间,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向江心俯瞰。 现当代·柯灵·《桐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