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堂皇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点击听冠冕堂皇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形容表面庄严体面、光明正大的样子。有时也指某种言行公开化。
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
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用法提示
有时含贬义或讥讽意。
易错点
注意"冠冕堂皇"的"冠"读guān,是一声。
例  句
1. 他的演讲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却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让人感到失望。
2. 有些人总是喜欢用冠冕堂皇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但真相最终会水落石出。
成语故事
“冠冕堂皇”这个词汇是由“冠冕”与“堂皇”两部分组成。
“冠冕”这个词语源自《三国志》中的记载。在书中,隐士司马徽发现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庞统的非凡才华。一次,庞统拜访司马徽时,正值司马徽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坐在树下与其畅谈,直至夜幕降临。司马徽对庞统的谈吐深感赞赏,因此赞誉他为南州之士中的“冠冕”。这一美誉使得庞统逐渐崭露头角,最终他获得了刘备的青睐,并与诸葛亮一同担任要职。
而“堂皇”一词则源自《汉书》的叙述。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渭城县令胡建以正直无私、嫉恶如仇著称。他与军中的走卒关系紧密,但当时的监军御史将军却贪图私利,胡建认为这严重违反了军纪,必须予以严惩。他告知走卒:“谁不守军纪就抓谁,该斩谁就斩谁。”在选拔兵马的那天,监军与其他军官坐在堂上,胡建带着走卒前来拜见后,他直接指向监军说:“抓他!斩了他!”走卒随即将监军拿下,并当场斩首。
后来,这两个词语结合成了“冠冕堂皇”,有时也写作“堂皇冠冕”,用来形容外表上庄重而体面的样子,或是形容某种行为或言辞公开、正大光明,但有时也含有讽刺意味,暗示表面上的庄重体面之下可能隐藏着其他意图。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堂而皇之
衣冠楚楚
堂皇冠冕
反义词
鬼鬼祟祟
偷偷摸摸
同义异形
词组
堂皇冠冕
引  证
1.
姑娘又添了一层心事,他想着是:他们如果空空洞洞,心里没这桩事,便该合我家常琐屑无所不谈;怎么倒一派的冦冕堂皇,甚至连“安骥”两个字都不肯提在话下?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二二
2.
我一生的幸福都给战争、给生活、给那些冠冕堂皇的门面话,还有街上到处贴的告示拿走了。 现代·巴金·《寒夜》·一一
3.
什么情意呀,诺言呀,统统都比纸还薄,不过是些冠冕堂皇的欺骗。 当代·达理·《除夕夜》
4.
较之妖穴罪隶,其冠冕堂皇之盛,不更判以天渊乎? 近代·朱翔庭·《建天京于金陵论》
5.
你们当议员的,只要表面上冠冕堂皇,大家过得去就行,不必吹毛求疵啰! 现代·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
6.
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现代·艾青·《〈艾青诗选〉自序》
7.
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 现代·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8.
翊甫接过……吟道:“九华春殿语从容。”大家俱说道:“起得好,冠冕堂皇!” 清·魏秀仁·《花月痕》·二二回
9.
有会必演说的社友们登台说了好些冠冕堂皇的祝辞,最后由赵雄起来致答词时,他兴奋得满脸发亮。 现代·高云览·《小城春秋》·三三章
10.
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幅冠冕堂皇的面目了。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
11.
近日京师奔竞之风,是明目张胆,冠冕堂皇做的。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三回
12.
诸如此类的妙文,我们也尝见于冠冕堂皇的公文上:而且并非将它漫画化了的,却是它本身原来是漫画。 现代·鲁迅·《准风月谈·“滑稽”例解》
13.
(司马)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西晋·陈寿·《三国志·庞统传》·三七
14.
亦是归师勿遏之旨,只是说得好听,做得冠冕。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一八·批〈新序〉二十条》
15.
堂皇二仪,拓落八极,以定万世之业。 宋·张耒·《柯山集·一·大礼庆成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