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危若朝露
[wēi ruò zhāo lù]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
比喻
比喻面临灭亡。
危:危险。
若:如;好像。
朝露:早晨的露水珠。
用法提示
含警示意。
例 句
1.
他的生命
危若朝露
,医生告诉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匹配的器官进行移植手术。
2.
战争中的士兵们身处
危若朝露
的境地,每一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战国时期,秦国太子赢驷因触犯法律而引起了举国关注。那时,商鞅作为秦国的大臣,以其刚正不阿的品性和对法律的坚定信仰而著称。他坚持认为,即使是太子,也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鉴于太子是未来国君的继承人,他选择了对太子的两位师傅进行惩罚,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商鞅的严格执法,虽然维护了国家的法治,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贵族和大臣。某日,一位名叫赵良的智者找到商鞅,他诚恳地劝告商鞅说:“您应该明白,恩威并施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对于贵族和大臣,不宜过于严厉,否则只会结怨更深。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赵良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商鞅处境的担忧,然而商鞅却并未将这话放在心上。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赢驷继位,成为惠文王。他的两位师傅为了报复商鞅,联合贵族大臣,诬陷商鞅谋反。在众口铄金的诽谤下,商鞅最终遭受了车裂的悲惨命运。后世为了纪念商鞅的悲剧,并警示后人,便用“危若朝露”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处境危险、岌岌可危的人或事物。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危如累卵
岌岌可危
反义词
安如泰山
同义异形
词组
危如朝露
出 处
君之危若朝露,尚欲延年益寿乎?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引 证
1.
今李氏危若朝露,汝诸王不舍生取义,尚犹豫不发,欲何须邪!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四年》
2.
予方自危若朝露,而淑人意自若也。
明·刘宗周·《刘子暨配诰封淑人章氏合葬预志》
3.
一旦秦君晏驾,君之危若朝露,尚可贪商於之富贵,而自夸大丈夫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八十九回
4.
因乾隆工午四月,得虚损症危若朝露,急欲成书,乃取旧稿录成付梓。
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二·余古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