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小谋大
[zhì xiǎo móu dà]
点击听智小谋大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能力薄弱的人担负重大的任务。
智:指的是智慧、智力、聪明才智。
小:形容词,用来修饰“智”,表示智力或能力相对较弱、不足或不够。
谋:指的是策划、计划、图谋。
大:形容词,用来修饰“谋”,表示计划、任务或策略的规模、难度或重要性较大。
例  句
1. 在这个项目组中,小王虽然很有热情,但他的经验和技能相对有限,智小谋大地承担了核心任务的开发工作,结果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几次重大的技术难题。
2. 在公司的最新项目中,小张虽然勤奋努力,但由于他经验不足,常常显得智小谋大,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团队也倍感压力。
3. 他在公司里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然而他却智小谋大,试图策划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项目,结果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项目的失败。
成语故事
《晋书·庾亮传论》:“如果一个人智力不够或者能力有限,却试图承担重大的任务或制定重要的计划,那么他很可能会因为缺乏深思熟虑和全面的考虑而失败。同样,如果一个人虽然有很高的才学,但是见识不够,对大局和长远的影响缺乏认识,那么他也难以制定出能够安定国家、长久发展的策略。”
这句话是在提醒人们,在承担重任或制定计划时,不仅要有足够的智力和能力,还需要有远见卓识,能够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且有利于长远的方案。"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志大才疏
知小谋大
出  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西周·周公·《周易·系辞下》·《十三经注疏》本88中
引  证
1.
每思才轻任重之诫,知小谋大之忧。 唐·刘知幾·《思慎赋序》
2.
方驾搢绅,足为翘楚。而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 唐·房玄龄·《晋书·庾亮传论》·比三1936
3.
臣内顾微躬,自量拙分,无片善可取,无一事可称……且智小谋大,鲜不败事,福过灾生,常然之理。 唐·常衮·《代裴相公让将相封爵第二表》·《文苑英华》五七六
4.
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唐·令狐德棻·《周书·李弼传》
5.
太原府君曰:“温子昇何人也?”子曰:“险人也,智小谋大,永安之事,同州府君常切齿焉,则有由也。” 隋·王通·《中说·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