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羽和宰予都是孔子的学生,但起初,孔子对待他们二人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子羽其貌不扬,他第一次去拜见孔子时,孔子对他的印象就不好。孔子心中想道:“这个人长得这么丑,一定没有出息。”因此对他的态度就非常冷淡,不好好的教导他;子羽无可奈何,只得退学。
宰予生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再加上他又能说会道,孔子一见,便很喜欢他,觉得他应该很有才气便很用心的教导他。哪知子羽因为被孔子轻视,回去后一直发奋努力,刻苦求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很多青年都投到他门下。而宰予呢,读书既不专心又很懒惰,早晨大家都起床了,他还赖在床上,孔子气得说他是一块朽木!后来宰予虽然靠他的口才当上齐国的宰相,却因与人共同作乱而被处死了。孔子接受了这个教训,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说:宰予的事告诉我,不能凭说话来衡量一个人;子羽的事告诉我,不能凭容貌来衡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