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
[pǔ tiān zhī xià]
点击听普天之下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古义
后用“普天之下”指全中国。
普天:遍天下。亦指遍天下的人。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下:位置在低处的,跟“上”相对。
例  句
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的繁荣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2. 普天之下,无论种族、信仰还是肤色,都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率土之滨
出  处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引  证
1.
普天之下,我当真拿不出的物事却也不多,你尽管狮子大开口便了。 当代·金庸·《天龙八部》·第五十章
2.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战国·孟子等·《孟子·万章上》
3.
普天之下,莫非王民,虽有贵贱贫富之不同,其为国家之赤子则一而已。 宋·黄干·《彭念七论谢知府宅追扰》
4.
老爷普天之下,这除了两个人坐我的船,不要他船钱。除此之外,就是当今皇帝要过此河,也少不得我一厘。 清·钱彩·《说岳全传》·二五回
5.
古人说过,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普天之下,哪有两个皇帝之理? 现代·李劼人·《死水微澜》·二部八
6.
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瀚海穷于丹穴,莫不鼓腹击壤,凿井耕田,治致升平,驱之仁寿。” 晋·刘昫等·《旧唐书·李密传》
7.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先秦·佚名·《诗经·小雅·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