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欺上罔下
[qī shàng wǎng xià]
基本释义
贬义
联合
基本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古义
原作依附谄事君主或上司,蒙蔽诬陷同僚或下属。
今义
后来指对上欺骗,对下蒙蔽。
欺:欺骗。
上:等级高的或质量高的,好的。
罔:蒙蔽。
下:等次或品级低的。
例 句
某些地方官员
欺上罔下
,谎报政绩,浪费公共资源,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瞒上欺下
欺上瞒下
同义异形
词组
欺上瞒下
瞒上欺下
欺君罔上
出 处
如曰不可,合正典刑,欺上罔下,是某之罪。
唐·元结·《与李相公书》
引 证
1.
卢相欺上罔下,倚势害物,天道昭昭,行当南窜,未亡闲庶见于此,以快宿憾尔。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
2.
顾乃终日报捷,图画贼形,伪言被擒,一有蹉跌则委过它人,欺上罔下,罪不容诛。
清·严首昇·《拟上某相公书》
3.
问:“《左传》载卜筮,有能先知数世后事,有此理否?”曰:“此恐不然,只当时子孙欲得僭窃,故为此以欺上罔下尔。”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三
4.
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唐·元结·《奏免科率状》
5.
深欺上罔下,帅兵伐之,经过八番,纵横自恣,恃其威力,虐害居民,中途变生,所在皆叛。
明·宋濂·《元史》
6.
而深欺上罔下,经过八番,纵横自恣,中途激变,所在皆叛,既不能制乱,反为乱众所制,人饥势蹙,退走致败,丧兵十八九,弃地千余里。
明·胡粹中·《元史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