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生风
[yù shì shēng fēng]
点击听遇事生风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连动
比喻
比喻一遇到机会就挑起事端。
今义
后指遇到机会就兴风作浪,制造事端。
遇事:碰到事情。
生风:指横生枝节,挑起事端。
例  句
他总是遇事生风,让周围的人感到头疼不已。
成语故事
汉朝,涿郡人(今河北省涿县)赵广汉,初时在郡里作小官,他办事认真廉洁,升京兆尹。那时候,正好遇到汉昭帝去世,京城新丰县的京兆官杜建负责管理昭帝的陵园。杜建交游广阔,他和朋友一起利用职权做着非法的事。这事被赵广汉知道了,于是便暗示杜建改变作风,可是杜建却置若罔闻,于是赵广汉便将他们逮捕,事情发生后,京城里的达官贵人都来求情,赵广汉向来讨厌这种贵人们一贯为非作歹,包庇坏人的丑恶行径,为了防止更多的麻烦,就将杜建杀了。京里的达官贵人于是都对赵广汉望而生畏。
汉宣帝时,由于他不畏权势,一心为国,很得宣帝重用。他爱用新进的世吏子孙,这些年轻人爱逞一时之气,碰到一点事就将它扩大到没有回转的余地。最后,赵广汉还是被贵戚们害死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寻事生非
惹是生非
招是惹非
反义词
息事宁人
安分守己
谨言慎行
同义异形
词组
遇事生波
出  处
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强壮锋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
引  证
1.
趣办不计久,为真事多端;遇事勿生风,三思庶能安。 宋·楼钥·《攻媿集·四·送周君可宰会稽》
2.
你们这班光棍,专一遇事生风,恐吓索诈,本该送县到府去重处,因诈尚未成,姑不深究。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六回
3.
又州差宋五,遇事生风,横行无忌。 清·丁日昌·《抚吴公牍·三六·访闻泰州吏目等需索包揽各弊饬查》
4.
我想他们着实和民党作对,遇事生风,或者知道了老兄到来,便要拿办,也未可定。 近代·岭南羽衣·《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5.
于是上立弹单,劾他遇事生风,广集同类,妄议朝政。 近代·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二三回
6.
广东人情浮动,更恐遇事生风。 清·贾桢等·《筹办夷务始末·六·咸丰三年三月类丑·219·廷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