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悉索敝赋
[xī suǒ bì fù]
基本释义
中性
述宾
基本
指倾尽全部的军事力量。泛指拿出所有的物资和力量,尽其所有以应需索。
今义
后泛指拿出全部的力量。
悉:全部。
索:尽。
敝:谦辞,谓不精良。
赋:军队。
例 句
在古代战争中,当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机时,君主会下令
悉索敝赋
,即动员全国的兵力进行抵抗,保卫国家领土和人民安全。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有一次,某个国家为了讨伐蔡国,决定出动全部兵力。由于事态紧急,国内的人民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将自家不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兵力都贡献出来,以支持国家的战争行动。这就是“悉索敝赋”的典故来源,体现了国家在危急时刻,人民团结一心,竭尽全力的精神。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悉索薄赋
悉帅敝赋
同义异形
词组
悉索薄赋
悉帅敝赋
出 处
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八年》
引 证
1.
今幸少闲,悉索敝赋,愿从诸君之后,左右卫君,以诛之不当立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2.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
宋·胡寅·《子产传》
3.
此次当轴主和,过存迁就,悉索敝赋以赍盗粮,已不啻独坐穷山,养虎自卫。
清·易顺鼎·《代岘帅致台湾唐署抚书》
4.
千万人游黄山,吾不之厌,千万人来徽,而悉索敝赋以去,吾不之论。
明·江天一·《黄山寄远方士大夫书》
5.
自今以往,愿悉索敝赋,勉从诸公之后。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八八回
6.
蕞尔滕国,介于齐楚之间,悉索敝赋,犹惧不共,而日押主齐盟,谁则信之?
明·王世贞·《答程子虚书》
7.
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
近代·佚名·《“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