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
[fěn mò dēng chǎng]
点击听粉墨登场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连动
基本
演员傅粉施墨,化装登台表演。
比喻
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不良事物乔装打扮后出台。
粉墨:傅粉施墨,指化妆。
登:动词,指登上、上升,这里比喻进入某个场合或开始某个活动。
场:戏场,舞台。
用法提示
其比喻义含讥讽意味。
例  句
1. 在这场盛大的戏曲演出中,各位演员粉墨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2. 每当节日来临,社区的孩子们都会粉墨登场,表演各种精彩的节目,为节日增添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
成语故事
“粉墨登场”典源作“傅粉登场”,指化妆登台演戏。在明末清初昆剧极盛的时期,家庭戏班演唱昆剧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乡里中稍有地位权势的,都有一个戏班,如张岱即是。夏汝开是张岱家庭戏班中的一位演员,在明朝崇禛年间死亡。隔年寒食节时,张岱带著夏汝开的同辈王畹和李,一起到墓前吊祭他,忆起往日种种,不胜唏嘘。文中提到夏汝开生前演戏的模样:“傅粉登场,弩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意指他脸上画著妆,登台演戏时,张大眼睛,伸出舌头,嬉笑喧闹,戏谑逗趣,看到的人都笑翻了,听到的人也都笑个不停,不禁赞叹夏汝开真是太会演戏了,所以他死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非常惋惜。后来“粉墨登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化妆登台演戏,后亦指在某一场合担任某一脚色。出现“粉墨登场”的书证如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三・京师梨园》:“其间粉墨登场,丹青变相,铜琶铁板,大江东高调凌云。翠绕珠围,小海唱低歌醉月。”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袍笏登场
优孟衣冠
走马上任
抛头露面
反义词
匿影藏形
同义异形
词组
袍笏登场
出  处
汝生前,傅粉登场,弩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
明·张岱·《琅嬛文集·六·祭义伶文》
引  证
1.
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
2.
戏曲和曲艺成为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他们不但爱去听,而且喜欢自己粉墨登场。 现代·老舍·《正红旗下》·一
3.
他才懒懒表示:只要演得成他就决定粉墨登场,公事呢,他却绝对不愿意做。 现代·沙汀·《没有演出的戏》
4.
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七
5.
是晚,龙公子粉墨登场,饰汉北王,歌舞超群,其出台时,鼓掌声如雷,极得观众满意。 近现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云贵之游》
6.
我每逢读到这篇奇文,总仿佛看见一个粉墨登场的神采奕奕、潇洒出尘的美男子,扮演着……“神仙中人”说话。 现代·闻一多·《屈原问题》
7.
(允明)好酒色六博,善度新声,少年习歌之,间傅粉墨登场,梨园子弟相顾弗如也。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祝京兆允明》
8.
(生)初犹奉母,着斑衣学老莱子;后渐闺中乞食,学韩熙载;久即村人赛会,生亦粉墨登场。歌喉一声,诸伶拜下风。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六·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