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书·王莽传上》中,记载了一段关于王莽谦逊退让的故事,这段故事深刻地体现了“逼不得已”这一成语的内涵。当时,为皇帝选定妃后,王莽的女儿被提名为首选。然而,王莽本人却一再推辞,不愿接受这份荣耀。他深知作为父亲,对女儿的爱是天性使然,自然希望她能拥有幸福的生活。但王莽更重视国家的利益和大义,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大统的忠诚和责任感。张竦对此深感敬佩,他认为王莽的谦让精神,正是古代圣贤舜帝的风范。舜帝曾因自认德行不足,不愿继承尧帝的帝位,希望将帝位让给更有德行的人。王莽的谦逊和退让,正是这种高尚品德的现代体现。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王莽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古代君子的道德风范。在面对巨大的荣誉和利益时,他们能够保持谦逊,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逼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上是对个人品德的最高考验,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体现。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君子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信念,展现出超凡的人格魅力。这段故事便是成语“逼不得已”、“迫不得已”的来源,意指被逼到无法选择的境地,只能接受某种情况或做出某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