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难掉
[wěi dà nán diào]
点击听尾大难掉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尾巴太大,不易摇动。
古义
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今义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尾大:尾巴太大,比喻属下实力强大。
难:不容易。
掉:摇摆(比喻指挥不灵或难以驾驭)。
例  句
这个问题牵涉的方面太多,尾大难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灵王消灭了陈、蔡两个小国之后,准备在蔡设置城邑,派楚公子弃疾担任蔡公,管理蔡地的事务。当时,楚公子弃疾已经手握重权,名闻诸侯,如果再让他担任蔡公,掌管蔡地,就像是为虎添翼,留下隐患。为此申无宇委婉地说:“最了解儿子的莫过如父亲,最了解臣子的莫过如君王,公子弃疾是大王的儿子,如何安排是大王的事。不过我听说从前郑庄公建栎城,后来两个儿子争王位,盘踞在栎城的那个最终夺得王位。相反,齐桓公建谷城,派外人管仲掌管城中事务,到今天仍然平安无事。这就是亲贵大臣不宜出任地方官,逃亡来的臣子不宜担任朝中要职的原因啊!大王难道不应该再认真考虑吗?”楚灵王听后,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又问道:“一个国家除了都城外,如果另外还有一座大城,那将会怎样呢?”申无宇回答说:“历史上诸侯各国据大城反叛的例子很多,从前郑庄公的弟弟段据京城反叛,守国的大臣据萧、亳异地杀了君主子游,齐大臣雍廪据渠丘杀齐君无知,卫大臣宁殖、孙林父据蒲、戚异地驱逐了国君。因此一个国家别外还有一座大城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树枝的末端过重会折断,动物的尾巴过大难以摇动一样,这些简单的道理,大王应该知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但楚灵王最终还是拒绝了申无宇的劝告,坚持让弃疾担任陈蔡公,负责陈、蔡地的事务。
同义异形
词组
尾大不掉
末大不掉
末大必折
出  处
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
引  证
1.
嗣又恐他控制上游,尾大难掉,更召为中书监光禄大夫,另调沈攸之代任。 近代·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二十四回
2.
形式主义尾大难掉,是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