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膏肓之疾
[gāo huāng zhī jí]
基本释义
贬义
偏正
基本
指危重的病情。
比喻
比喻严重的毛病、缺点。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将心尖脂肪叫膏,将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之:表示领属关系,在名词或代词后。
疾:疾病。
易错点
肓,不能写作“盲”,不能读作máng。
例 句
腐败问题在这个国家已经蔓延到
膏肓之疾
的程度,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铲除。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缓来到晋国,见到晋景公,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果然,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病入膏肓
不治之症
不可救药
引 证
1.
广闻故,命驾为剖析之,玠病即愈。广叹曰:“此贤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
唐·房玄龄等·《晋书·乐广传》
2.
夫疗膏肓之疾者,必进苦口之药。
唐·房玄龄等·《晋书·孙楚传》
3.
是将授公药石之言,疗公膏肓之疾,未知雅意欲闻之乎!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
4.
去冬舍弟转致教赐,一一深中膏肓之疾,朝夕玩省,不敢忘。
宋·吕祖谦·《与朱侍讲》
5.
约略古今能为切题之文者,一譬之若医,砭肌伐骨,洗濯肺腑,令无膏肓之疾者,韩非是也……
清·李世熊·《王亩季制义序》
6.
仆忝士君子之末,岂不敢成公之美事乎?是将投公药石之言,疗公膏肓之疾,未之雅意欲闻之乎?
唐·任华·《上严大夫笺》
7.
夫天下人望执事以为质正,然未见有执事能针其膏育之病者。
唐·陈商·《贻太常博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