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孽子
[gū chén niè zǐ]
点击听孤臣孽子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并列
基本
指孤立无助的远臣和贱妾所生的庶子。引申为不容于当政者但心怀忠诚的人。
比喻
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今义
后泛指不被重用但仍效忠于国家和君父的人。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
孽子:非正妻所生的孩子。
用法提示
含感叹意。
例  句
1. 他虽身为孤臣孽子,却心怀天下,立志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 身处异乡,他深感自己如同孤臣孽子,但心中的信念和决心让他勇往直前。
成语故事
梁惠王因政事不顺心,同孟子闲聊。孟子说:“大王愿意听听关于人的德性、才智的由来吗?”梁惠王说:“请先生谈谈吧!”于是,孟子说:“人之所以有德性、有才智,大凡都是在患难中磨砺出来的。只不过是每个人所遭受的患难不同罢了。其中最能磨炼人的是什么吗?是那种在朝廷之上处于孤立无援的臣子,在家里是小妾所生的庶子。他们平日里是众矢之的。所以,他们时时为自己的安危忧虑,所遭遇的祸害最深重,真是受尽了困苦。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时时处处经受着磨炼,才成了德性高、才能强的人。”孟子讲到这里,梁惠王精神振奋地说:“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逆境是磨砺人的德性、才智的极好机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忠臣义士
反义词
乱臣贼子
同义异形
词组
孽子孤臣
出  处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引  证
1.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 南朝梁·江淹·《恨赋》
2.
倒不如把些剩水残山,孤臣孽子,讲他几句,大家滴些眼泪罢。 清·孔尚任·《桃花扇·修札》
3.
淙淙雨声泻高秋,稻粱浸澜雨不休;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 宋·陆游·《剑南诗稿·二〇·秋雨叹》
4.
从此流亡苦,海外勤研习。孤臣孽子心,退藏入于密。 现代·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
5.
我一个人留在苏州,真正成了一个孤臣孽子了。 现代·郭沫若·《革命春秋·脱离蒋介石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