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直言贾祸
[zhí yán gǔ huò]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直言不讳会招来灾祸。
直言:直率地说,说真话。
贾:买。
祸:祸害。
易错点
“贾”此处不读jiǎ。
例 句
1.
她有时候担心
直言贾祸
,工作中有些话一直没敢说出来,左右为难。
2.
即使有
直言贾祸
的可能,但为了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该说的话还是应该直接说出来。
3.
直言贾祸
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明哲保身的人大都缄口无言。
成语故事
这个典故来自《左传·成公十五年》。它讲述了晋厉公时期,一个名叫伯宗的大臣因为直言不讳而最终遭遇不幸的故事。伯宗是晋厉公手下的一位大臣,他为人正直,对于朝廷中的不良现象和坏人坏事总是敢于直接提出批评。然而,当时的晋国朝政被邰锜、邰至(世称“三郃”)所把持,晋厉公又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因此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得到了宠信,而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则遭受了打压。伯宗的妻子深知丈夫的为人,知道他正直敢言,因此每次伯宗上朝之前,她都会劝诫他说:“盗贼会憎恨主人,百姓会讨厌大官,你喜欢直言不讳,最终可能会遭遇祸患。”然而,伯宗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后来,伯宗多次劝说晋厉公削减“三郃”的权势,但厉公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这激怒了“三郃”,他们开始在厉公面前诬陷伯宗,说他的坏话。最终,伯宗因为自己的直言不讳而遭到了“三郃”的陷害和杀害。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祸从口出
反义词
缄口不言
明哲保身
同义异形
词组
直言取祸
出 处
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春秋末期·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
引 证
1.
下官目睹其奸,不容不奏,岂不知直言取祸?
明·佚名·《鸣凤记·幼海议本》
2.
直言贾祸翻成福,正论惊人竟擅场。
宋·李光·《赠高申》
3.
文太夫人早知文郎必以直言贾祸,潜避至此。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四一回
4.
等待着你的将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而且很可能还会是一场两败俱伤、玉石俱焚、没有输赢、不知所终,甚至于惹火烧身、适得其反、直言贾祸、自取毁灭的血战、死战!
当代·张平·《抉择》·三五